庵野秀明《新·哥斯拉》观后感

这篇东西还发在了豆瓣。以后若有时间再慢慢改稿,姑且作为看完电影后的第一时间的反馈……不过写得太含蓄了,其实我满脑子都是“如果满分是100分我给这电影打120分”“EVA的格局已容纳不下现在的庵野,他没有必要继续被EVA束缚”“富坚加油啊不要输给庵野啊”之类意义不明的话。

以下正文。

==================


看完电影到现在几乎过去了两天,然而我还沉浸在《新·哥斯拉》的余韵之中,整个人都恍恍惚惚的。头脑中有五六个可以做文章的切入点,但似乎没有一个能让我把所有感想都说清楚的。似乎要写正经的影评,还是需要待DVD发售,让我确认了其中各种细节自己有未有记错才能动笔——可或许我到时候就没有现在这样的热情了,所以还是让我先以短文的形式把最主要的观感记录下来吧,哪怕是片面而肤浅的。

在去电影院的路上,我脑中就一直萦绕着一个问题:哥斯拉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什么铸就了这个形象的经典性,使得其六十年来一次又一次地被重新演绎?
我所考虑到的答案可归结为两个字——“战后”。
哥斯拉是日本战后社会的缩影——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常设陈列的最后一件展品便是哥斯拉模型。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以《哥斯拉》为首的特摄电影是战后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新的娱乐方式的代表;另一方面,《哥斯拉》及类似的怪兽灾难片的内核,是对大战结束后人类社会所面对的超越国家间敌对关系的潜在威胁的恐惧,换言之,是对所谓“现代性”的反思。
庵野秀明显然是牢牢抓住了《哥斯拉》的这两大本质,并依托于此来创造自己的《新·哥斯拉》的。
“战后延续到了今日,并仍将延续。”这是片中的一句台词。对我而言,这也是哥斯拉题材在今日依旧有重新演绎的价值的原因所在。

《新·哥斯拉》区别于寻常怪兽灾难片的最大特点,是其彻底地摈弃了对逃难的普通人的描写,没有一点煽情的生离死别的桥段。导演不是通过渲染悲惨的场面、调动观众情感来激发“热”的恐惧,而是推动观众思考从而达到“冷”的恐惧。观众所感知到的恐惧不是来源于怪兽的破坏力及与之对比的人类个体的渺小无力,而是来源于“人类的(政治)文明究竟能否拯救人类”这个终极设问。
影片的宣传词“现实(日本)对虚构(哥斯拉)”是恰如其分的。面对虚构的怪兽,作为主角的日本政府自始至终都是在现实的体制下以现实的手段来应对,没有给同属于虚构的超级英雄留下任何登台亮相的可能性。除了哥斯拉大肆破坏的镜头,剩下的绝大部分的剧情都是在办公楼内,由一群西装革履的对脸盲的观众而言几乎难以分辨的人物,用缺乏起伏的声调通过台词交换来推动的,其间所表现的日本政府的决策流程,是几乎彻底写实的。事实上,本片的描写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3·11地震及福岛核泄漏事故当时发生的种种——作为虚构的究极的哥斯拉所代表的“未知的灾难”是随时可能发生的,是实实在在笼罩于人类头顶的阴云。
走进影院时我还做着白日梦,希望这部“大片”何时也能在国内上线,然而看完之后我感到,即使它能通过审查,普通的中国观众也只能欣赏欣赏大怪兽横冲直撞的特效场面,而不可能看懂它究竟在谈论什么,甚至连最表层的“找原型”的乐趣都难以享受。比起在中国上映,现在我更好奇,如果哥斯拉的登陆地是中国,我们会拍出怎样的一出“现实对虚构”的电影来。
人类个体的复杂性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将对现代性的反思落脚到政治体制层面,是庵野超越历代哥斯拉电影的地方。或许可以认为,这是他为“战后”这道命题作文所交上的答卷。政党制度、自卫队、人权观念、日美安保条约……没有比政治体制更能代表战后日本的切入点了。

到今天为止我所见到的批判庵野秀明给安倍政府站台进而给影片打的差评,没有一条从正面回答了,按照他们的想法,日本应该如何应对哥斯拉的威胁。这些评论大体都来自凡事只会分左右而不肯坐下来冷静探讨问题的家伙。奇妙的是,越是缺乏政治素养,他们便越是只会从政治的角度来观察文艺作品,而无视这部电影本身是一部娱乐片。事实上,就算不谈特摄电影本身的娱乐性,本片对政治的描写绝大部分都可以视为一种喜剧性的揶揄,让观众根本来不及消化的巨大的信息量也属于导演的恶趣味,更不要谈那些刻意使人联想到《EVA》的字幕以及背景音乐了。从我个人来看,本片在严肃与娱乐之间找到了绝妙的平衡点——这倒是庵野一贯擅长的,我很想花时间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留待以后有机会再写吧。

最后,祝贺小池百合子当选新一任东京都知事,看过电影的朋友一定明白为什么我要提这茬事。

评论
热度(14)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